全球范围内的慢性丙肝(HCV)患者估计多达7,100万人。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感染之后,慢性丙肝病毒感染会逐渐导致肝脏的损害,并增加了丙肝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风险,这就使得丙肝病毒成为当今美国导致肝脏疾病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虽然已经开发出一些有效的联合疗法,但丙肝病毒(HCV)可逐渐对这些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丙肝治疗失败。耐药性对于治疗中所使用的一类药物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对它阻止病毒复制的机制知之甚少。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确定了被称为NS5A抑制剂类的抗病毒药物是如何与丙肝病毒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丙肝病毒株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病原体》杂志上。
“丙肝病毒(HCV)一旦感染肝细胞,就会在细胞内建立起复制复合物(RCs),”该研究的首席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UNC)传染病学系副教授David McGivern博士说道,“这些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复制病毒遗传物质的工厂。我们想知道的是,在接受NS5A抑制剂治疗之后,这些工厂还能够在感染细胞内持续存在多长时间。”
之前,研究小组已证实NS5A抑制剂可阻止形成新的复制复合物(RCs),但并不会影响已经存在的复制复合物(RCs),后者会在治疗期间逐渐消失。研究小组用NS5A抑制剂对已经存在的复制复合物(RCs)的半衰期进行检测,他们发现,其降解的速度因不同的丙肝病毒(HCV)菌株而异。
“大部分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能够完全清除他们体内的丙肝病毒(HCV)感染,”McGivern说道,“但大约有5%的丙肝患者会出现治疗失败,而这往往与耐药性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对这一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治疗失败是因为复制复合物(RCs)降解较慢吗?是否有些丙肝病毒株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治疗?只有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对抗更多更复杂的病毒。”